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說:「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這句話說明:一個人的相貌是會隨著他的心念善惡而改變的。縱使他現在已經有了凶惡的面相,可是他卻經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會轉化為吉相。反過來說,縱使他現在滿臉福相,如果他不知行善積德,經常起貪愛和憎恨的念頭,那福相便會逐漸消失。所以,心是面相的樞紐,看相不如看心。福貴之人的心相有三十六種: 1、明知當官辛勞,卻仍然願意為人民的公僕,服務大眾。 2、做事剛柔並濟。 3、欣慕善行,親近君子。 4、有美好的食物會分送他人。 5、不靠近小人。 6、時常積陰德,給人方便。 7、從小能幫忙治理家務。 8、對來乞求的人,不生厭惡心。 9、克制自己,利益他人。 10、不促成惡事,不嗜愛殺生。 11、聽到或遇見事情,心不驚慌。 12、與人約定,不會失信。 13、不輕易改變行持和操守。 14、睡前常靜思自己的過失。 15、勇往直前,不耽心過去,也不為往事沾沾自喜。 16、不讓人產生憎恨心。 17、不文過飾非,不掩飾自己的缺失。 18、為人做事圓融周到。 19、受人惠恩和幫助不會忘記。 20、心量廣大。 21、不欺善怕惡。 22、憐愍救濟孤兒、寡婦和急難的人。 23、不幫助強人欺侮弱者。 24、不忘故舊的情誼。 25、常做有益公眾福利的事業。 26、不多說話,不打妄語。 27、得到別人的贈與,常心生慚愧。 28、談吐井然有序,聲音輕柔。 29、當別人正在言談時,不插話。 30、時常談論善事和別人的優點。 31、不嫌棄粗衣淡飯。 32、隨時隨地表現適當的方圓曲直。 33、聽到善言善事,行之不倦。 34、了解別人的饑渴勞苦,而且時常加以體恤。 35、不掛念他人的舊惡與前隙。 36、故友有難,竭力濟助。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斷肉食發願文》 白瑪鄧登尊者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很多伏藏經書上說霍西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因爲這個原因,霍西寺會出很多修行很好、很有智慧的出家人。霍西寺對面有座山,像釋迦牟尼的缽一樣的。以此緣起,霍西寺比丘歷來很多,現在有一百多個比丘,其他寺廟有十多個的都很少,有的只有七八個。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龍樹菩薩,是一位偉大的成就者,他有個好朋友叫做樂行國王。雖然外表上,一位是中觀論的大師,一位是國王,但是因爲兩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是同一條命所轉生的兩個化身,所以他們最後往生的時候,也會一起往生,兩人的壽命是一樣的長。

因爲龍樹菩薩已經成就了壽命自在,可以非常長壽,當時活到了九百多歲,所以樂行國王也就一直不死。因爲國王一直在位,所以,九百年來,所有的王子相繼去世,都沒有人得以繼承王位。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腳三十板,半餅供三年

分類:因果故事
2013/02/02 18:27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譯自巴利文【法句經】以及第一三七偈覺音疏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貪吃的比丘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寬金師姐從脫免火災之難以後,信佛念佛,更加虔誠,並且逢人就宣揚佛菩薩的靈感,可是兒子老三,當兵期到了,要服役三年,生活就成了問題,不知如何是好。師姐就很虔誠地向觀世音菩薩哀懇說「信女寬金,過去愚癡,不知因果報應的利害,造了很多惡業,所以災難苦厄重重。現在得聞正法,感謝佛菩薩庇佑,得以平安過日,可是現在要求佛菩薩幫我一個忙,代我找一個工資較優的職業,因為現在鞋廠工資一天只有五元,兒子要到海軍陸戰隊服役三年,我這三年生活,僅每天三餐就難度日,弟子自知這是對佛菩薩近乎無理的要求,因為信女已經五十多歲,又不識字,職業自屬難找,敢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代我設法解決這三年間的生活問題。」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實中念佛修行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在青島那邊的佛堂剛剛成立的時候,成立沒多久,有件事情也很殊勝。那天剛好是咱們濟南的同修過去,有周邊村莊的一個很老實的人,在這個村子裡住,一輩子都很實在。十幾年前得了一個怪病,全身長了鱗片,像蛇的鱗片一樣,將近一寸厚,十個手指甲就像蛇頭,指甲很厚,裡面還長著小指甲,像蛇頭一樣,十個指甲都是這樣子。到醫院去看,醫院說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病,是怪病,沒法兒治。去了很多家醫院都說治不好。嚴重到呼吸都困難,影響到心臟。這個時候有一個學佛的居士告訴他說,村子周邊剛剛成立個念佛堂,你到那邊去拜拜佛,看有沒有辦法。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