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慈旺諾布  校對:丹波喇嘛                                      2013.04.06.

 

今天要講的是「居士五戒」,首先作為一個大乘佛法,無論是修持佛法或聽聞佛法時,都必須先要發起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菩提心作為修持或聞法的動機,發這樣的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一般而言所謂的戒律或比丘戒雖然是小乘佛法,但是如果以菩提心來攝受的話,他就會變成是大乘佛法。就像一個雖然是要受小乘比丘戒的比丘,但如果他發起菩提心來受戒的話,這個戒就會變成是大乘佛法,所以用菩提心來攝受是非常重要的。龍樹菩薩曾說過:戒律就像是大地,所有的有情以及山水草木等,萬物皆依靠大地而生存,相同的一切善法功德也都依靠戒律而生,所以如果沒有戒律的話,無論是小乘的功德,還是大乘的功德,乃至於密乘的很多善法與功德也就無法生起。

 

所以我們要認定佛法在何處?或是要認定一個地方有沒有佛教的話,就是要看這個地方有沒有比丘、比丘尼,或是有沒有沙彌、沙彌尼,以及有沒有受居士戒的在家居士。而講到戒律時就有所謂的四眷屬,也就是比丘父母和居士父母,也就是說出家的男、女和在家的男女四種眷屬。而我們今天要用甚麼依據來判斷某個地方有沒有佛教?就是要看這個地方有沒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以及在家的居士男女。如果哪個地方有此四眾眷屬或其任何一個的話,那這個地方就可以說是有佛教存在。

 

我對你們最大的期望就是大家都能受在家居士戒,並且好好地遵守在家居士戒,因為如果大家有受居士戒,並且能好好的持守的話,那就表示這個地方有佛法了。其次就如前面所說的,在家居士戒也是諸多善法與功德的依賴處,比方說,你們今天去接受一個密法的灌頂,如果你們有持守清淨的在家居士戒的話,那麼這個灌頂就自然會很圓滿。同樣的,如果我們希望自己心中能生起菩提心或是想要修菩提心,那麼首先我們自己若有持守清淨的居士戒的話,菩提心就會比較容易生起,大悲心也會容易生起,就如同有一個依靠般,所以在家居士戒對生起菩提心和大悲心是有很大幫助的。事實上律藏的教法要興盛,不一定要都是出家人,世界各地有佛法的地方,多半都是在家居士戒,也就是說,持守在家居士戒是我們自己的福份,也是堅守佛法,也表示那裡有圓滿的佛法。

 

釋迦牟尼佛曾說:律藏是釋尊,也是教法,也就是說律藏暨是釋尊也是教法,所以說凡是有嚴守戒律者暨是釋尊也是佛教。

 

一般來說戒律分為八種,出家的戒有五種,在家的戒有三種,其中在家三戒是優婆塞戒、優婆夷戒、以及近住戒(也就是八關齋戒)。而今天要講的是在家居士戒,而在家居士戒可分為七個科判來解說:第一、居士戒的本質或特性第二、居士戒的名稱解釋第三、居士戒的類別第四、如何獲得居士戒?第五、如何持守居士戒?第六、在如果破損了居士戒該如何恢復?第七、居士戒的利益為何?第一  居士戒的本質。首先不管我們學習甚麼東西,如果先能瞭解其本質或特性的話,就能輕易了解其實相。所謂的本質和特性一般來說是一樣的,只有一點點的差別,那就是有無定論,其中特性是有一定的定論的,而本質就不一定會有定論,總而言之若能了解居士戒的本質或特性的話,就能很好的了解居士戒的意義。而居士戒的本質是出離戒,(出離戒的意思也就是以出離心而受的戒)以及斷除與居士戒相違背的種種行為。所謂斷除與居士戒相違背的行為就是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不妄語、不飲酒等。簡單地說所謂居士戒就是瞭解輪迴的痛苦,而升起脫離輪回的出離心,瞭解涅槃是究竟的安樂,而升起希求獲得涅槃的心。因此承諾斷除這些不好的行為,一輩子直到命終亦不棄而持守的承諾就是居士戒的本質。以別解脫戒來說,是一個人只能持守一生的戒,當命終往生時戒就會自然隨著消失。但菩薩戒是可以生生世世維持的,倘若不破戒的話是不會消失的。但是別解脫戒就不是,最久只能持守一生,而一生當中無論你持守的多嚴謹,當命終往生時別解脫戒也會隨著生命而斷滅,當你來世再次投胎為人時,你必須重新接受別解脫戒或在家居士戒。第二  居士戒的名稱解釋首先居士的梵文念作鄔婆索迦,意思是善得涅槃,也就是說持居士戒的話會讓我們更進一步接近佛果。第三  居士戒的類別居士戒又分為六類,分別是皈依居士、一戒居士、二戒居士、多戒居士、圓戒居士和梵行居士。我們用比較簡單的方法來解釋,就是受了皈依的就是第一種戒暨皈依居士,除了皈依戒之外,另外再持守 15 種戒律者。例如:在皈依戒上在加上斷除殺生,便是其中第二種戒暨一戒居士。如果再加上不偷盜,就是第三種暨二戒居士,再加上不邪淫就是第四種暨多戒居士,再加上不妄語和不飲酒就是第五種暨圓戒居士,再加上一輩子都持守八關齋戒者就是第六種暨梵行居士。其實依律藏本身來講居士並沒有分這麼多種,而我們今天所講的六種居士戒暨六居士,是依據論藏暨阿毗達磨俱舍論的宗義所講的,也就是小乘聲聞根本四部的上座部,也就是經部宗。

 

第四  是如何獲得居士戒?戒的認知有不同的幾種,依經部宗的說法,就是想要斷除五戒的動機便是戒,像斷除殺生的動機,斷除偷盜的動機等等。唯識宗的認定,是所謂的戒就是想要斷除十惡的動機連帶其種子,因為唯識宗主張阿賴耶識,所有的習氣都會留於阿賴耶識上,不會消除。唯識宗認為如果依經部宗的主張的話,比如當一個比丘他清醒時有比丘戒,但是他睡著時就沒有比丘戒了,所以他們主張有阿賴耶識,而阿賴耶識上會種下想要持戒的種子暨習氣,所以當比丘入睡時也不會喪失戒。而聲聞有部宗暨毗婆沙宗則主張,戒是一種「色法」,然並非是有形的「色法」,這個比較難,我今天先不浪費時間講這個。當大家接受在家居士戒時,從一位嚴持居士戒的在家居士處受戒也可以的,從一位沙彌處受戒也可以,但如果能從一位比丘的坐下接受居士戒的話那就更好。在受在家居士戒時,有部宗暨毗婆沙宗認為依居士本身的狀況而不同,有人持守一種,有人持守二種,有人五種戒都持守,也就是說,當戒師對2030 50 個人一起傳授在家居士戒時,受戒者可以自己心裡做選擇性的受戒。俱舍論暨經部宗的思想的話,當戒師傳授居士戒時,受戒者要向授戒師說明,我要持守那幾種戒律,就算只能持守一種戒的話也是合格的居士,如果可以持守三種、四種、五種,當然最好,因為持守的戒越多可以獲得功德與加持也就越多。今天不管是受皈依戒、居士戒,我們在上師面前跟隨上師念誦時,在第三遍上師以彈指的方式授予你戒律時,你就要觀想自己獲得了在家居士戒,這一點非常重要。第五  是如何持守居士戒?獲得在家居士戒固然重要,但是獲得卻不持守,就完全沒有意義。要持守的戒分為兩種,一是根本戒,一是分支戒。所謂根本戒我們以圓戒居士來說,嚴謹持守其五種根本戒之外,不粗語、不綺語、不生貪、嗔、癡的惡念,就是他們要守的分支戒。以律藏的角度來看,持戒主要是持守身口的行為,不要在身體上去犯戒,而菩薩戒則是更嚴謹地持守心的戒律。以持守一種戒的一戒居士來說,他的根本戒是不殺生,而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則是其分支戒,這時有些人會有疑惑,以持守一種戒的一戒居士來說,不是也要持守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嗎?這點沒錯,從持守的角度來說的確要持守這些戒,但是他即使無心犯下了偷盜或邪淫,仍是可以稱為在家居士的,因為其沒有犯根本戒就不算是破戒,他還是一戒居士。什麼是五戒呢?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些就是圓戒居士的居士戒。我們透過四種角度(條件):基、思想、加行和最終,來評估是否犯戒與破戒。首先以殺生為例,分析如下:以基來說:是指殺生的物件,雖然殺生的物件有六道眾生,但在此講的基是指人,無論是比丘、沙彌或居士,會令其破戒的殺生務必是人,殺人才會違背戒律,包括腹中胎兒, 很多人認為墮胎不算殺生,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第二是思想:思想一定要是想要殺害對方的心,否則的話因為不小心,或不知道的情況下殺死了對方也是不會破戒的。

 

第三加行,無論是用刀、用劍、下藥,以實際行動去殺生,這就是加行。動作出來後使對方斷命的話,在對方命終的當下,不論你是居士、比丘、沙彌或居士都會破戒。而律論一些定論是很特別的,比如說你今天起了殺生的念頭,並且也做出殺人的動作,但是對方尚未死亡之前自己若先死掉的話,就不會破戒。其實殺生本身就是很重的業,特別是在大乘佛教的菩薩戒來講,不論是殺人還是殺動物,甚至於一隻螞蟻都一樣是重業,來世要償命五百次,並且會遭成短壽,多病等的果報。再來就是偷盜,要違犯偷盜戒也跟前面講的一樣,要具備基、思想、加行以及最終等四種條件,若此四種條件具備的話,偷盜就會犯居士戒。首先基一定要是屬於別人的財物,而思想一定要是想要偷竊的動機,如果沒有想偷的動機的話就不會犯戒。然後是加行,而加行可分為三種,以強勢、偷偷、以及狡詐。所謂強勢就像國王、強盜等,以強勢的方式奪走別人的財物也是偷盜。所謂偷偷就是私下,在別人沒留意時拿走別人的財物。再來就是狡詐,現在很多人做生意時,以隱瞞和欺騙的方式騙走別人的錢財也是偷盜。再來就是最終,所謂最終就是最後結果,例如以偷盜盜來講,先是屬於他人的財物,然後升起偷取之心,再來就是去實行,最後偷到財物而自心升起得到財物之想就是最終。其次對於所偷竊物的價值來說,在古印度有計算價值的方式及幣額,以現今台灣來講大約是兩三塊錢台幣價值的財物。所以說若是一次偷竊了價值三塊錢以上的財物的話,就會犯居士戒。再來說個玩笑話,假如是一個聰明的居士的話,那麼他每天只要偷一塊錢,這樣繼續偷下去的話,即使一百天後偷到了一百塊錢也不會犯戒,這有點是玩笑話,但實際上也的確是如此。再來就是還要看財物的所屬源,假如這個財物是屬於國有或團體的,並且是要用來分發的話,那麼就要依據人數的平均分配,比如說是屬於一千個人的財物的話,從中偷走五百塊是不會犯戒的,因為平均每個人的分配不到兩塊錢。但是如果這些錢財不是用來分配的話,那就會犯戒。而這些部分都是律論的宗義,我們如果能知道一點很好,但是要問到理由的話就沒辦法,因為律論就是這樣,就是一種規章。再來就是邪淫,所謂邪淫的定義雖然有數個,其中除了自己的夫妻以外,對其他人行淫的話是邪淫,再者無論自己有無夫妻,若與已屬他人、或他人的人夫或人妻行淫的話也是邪淫。其次還有在對方的生理期,或是在有佛像、佛塔、佛經等聖物前行淫的話也是邪淫。而能夠持不邪淫這條戒的話,其功德是很大的,與一個沒持這條戒的人相比會有天壤之別。而且對於我們自己的家庭來說也是很好的,對於家庭的和睦則有極大的幫助。如果沒有持邪淫這條戒的話,會有什麼果報呢?生生世世家庭被人破壞,家庭沒有快樂和信任,這都是邪淫的果報。此外破邪淫戒,就算來世為人,也可能投身荒僻、饑餓、沒有溫飽的苦難之地,並且人身會有五根不全、醜陋、不被人喜歡的外表。再來是妄語,而妄語則分析如下:妄語分為三種,一般妄語、大妄語、以及吹噓自己的神力(暨妄說上人語),在身、語、意中,屬於語的業障。妄語的本質就是以言語的方式欺騙別人,相同的,妄語也有基、思想、加行以及最終等四種條件,具備這四種條件,才會真正的破戒。在居士而言,犯下一般妄語和大妄語其實是不會破戒的。而會令破戒的根本是妄說上人法,也就是吹噓自己的能力等,舉例來說,有些人沒有獲得佛陀的果位,沒有獲得阿羅漢的果位,卻自稱擁有這些能力,甚至自稱有神通力,這才是真正會令居士戒破戒的根源。以佛教的形象來說,是利益他人,不欺騙他人,不傷害他人,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修行者,沒有獲得正量或神通,卻欺騙別人說自己有證量或神通的話,這樣對佛法會有很大的傷害。簡單地說,今天我們要去認定一個人是否是好人,即使他沒有任何信仰,我們怎麼認定他是一個好人呢?就是看他會不會妄語,會不會騙人,如果不會他就是一個誠懇的好人。特別我們這種自稱是佛教的修行者,如果犯這種戒,在基督徒、回教徒的眼中,會認為我們佛教徒都是這樣騙人的,這對佛教是很大的傷害。

 

當然以我們凡夫來說,一定會想法很多,妄念很多,思緒很多,當你有妄念時,就會覺得有某種神祇來提醒你,好像自己有什麼神力等,其實那不是正量,不是神通,很多人會因此而誤以為自己已經得道,其實這都是妄想,只是一種想法而已,不是有神鬼相助,對自己完全沒有好處。

西藏有一句諺語:「不要在君子的腿上潑泥土,扯後腿。」同樣的道理,不要在佛的腿上潑泥土,佛是具有3280種好的莊嚴相,這是可以用經典和理論來證實的,我們佛教徒從來不會用神通與否,來認定一個人是不是一位修行者。那我們如何來認定一個人是不是一位修行者呢?要看他已斷除了多少煩惱,獲得了多少十地五道的功德,有沒有慈悲心,而不是用有沒有神通來決定的。總之,我說的內容就是,要好好地持守在家居士戒,不要說自己已獲得正量去騙人。即使是沒有想要騙人的動機,也拜託不要再講這種神力鬼怪的事情。最後酒戒,也就是不飲酒,分析如下:酒是所有禍患的根本,大家知不知道酒是如何形成的呢?酒是具有強大五毒煩惱之人,透過邪惡的願力而創造出來的壞東西,飲酒會令諸善法功德喪失,諸惡法增長,所以飲酒一定會給你帶來大麻煩。酒有 36 種禍患,只要戒酒,其他四種戒就便可以持守;若不戒酒,會帶來破其他四戒的危險。因為喝了酒就會像瘋子一樣,持戒的可能性會變小,因為瘋子會認為,破戒沒什麼了不起。釋迦牟尼佛也曾說過:「酒是所有禍患的根本,所以酒千萬不能喝。喝酒的人,不是我的弟子,而且我也不是他的導師。」在國家的法律下,還是常常有很多違法的人,他們犯法,多半是因為飲酒的結果。接下來,我要談一下分支戒的內容,有語和意的部分。在語的部分,常常容易犯錯的是粗語,也就是不好聽的話,雖然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會傷到別人的心。自己和對方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傷了別人的心,對人對己都沒有幫助。再來是綺語,也就是沒有意義的話。也要少講。屬於意暨心的方面則有貪心、瞋心和邪見三種,這三個不是根本戒,但也算是分支戒,一定要小心。第六  居士戒如果破損的話,該如何恢復?也就是前面說到的六個科判裡面的第六個,居士有六種居士,那無論是哪一種若是不慎犯了戒,可以來到某個比丘、沙彌或居士面前從新受戒,並且透過四力(依止力、懺悔力、對治力、誓願力)將之前犯的戒做懺悔和還淨,讓他的功德恢復。而每一種居士戒都分為根本戒和支分戒,若犯下根本戒的話就如前面所說的,要去一位比丘,沙彌、或是居士處重新受戒。而犯了支分戒時,則要透過八關齊戒來恢復,透過二十四小時八關齋戒的修持和懺悔來恢復就如同比丘和沙彌等出家眾若違犯了其支分戒,就須要透過布薩儀式來還淨,相同的在家居士若犯了支分戒就須要透過八關齋戒來還淨,所以對於在家居士而言八關齋戒是很重要的。第七  居士戒的利益為何?剛剛我們說的八關齊戒只是二十四小時的戒,過了這二十四小時後戒就會自動消失,所以其功德也只有這二十四小時的功德,無法維持長久。但居士戒就算睡著了,還是有功德。曾經有個殺生的人,他在市場上靠殺生為業,他請示某位聖者,我白天無法守戒,那我晚上守戒可以嗎?聖者稱是。此人往生後,墮入地獄道,接受殘酷的果報,刀山油鍋,但是晚上他卻過得很舒服,為什麼呢?因為他畢生晚上守戒,因此善業,晚上就能獲得快樂。所以,好好地持戒,所得到的果報和利益,是不可思議的。最後,我明確地告訴大家四種根本戒的利益,請大家牢記。不殺生:長壽,沒有疾病。不偷盜:不論到了何處,都能有吃有喝,過得安詳。不妄語:口才好,出口良言,人人接受,說話很有威力。不邪淫:不論到了何處,都能過得很好,轉世為人,長得漂亮、順眼,結婚生子,家庭和睦。不飲酒:投身為人,過得悠閒自在,不膽顫心驚,一輩子過著幸福的生活。總之,今天談到戒律,如果好好地持守,可以獲得很多功德和加持,也因此故,得以破除障礙,獲得精進。明天要傳授居士戒,希望大家踴躍參加,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持守戒律的在家居士,身體健康,家庭圓滿,功德無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