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日期:2007-05-15 08:31

常不遠離大菩提心,身四威儀往來入出,舉足下足心無散亂,行住坐臥進止威儀,所作事業皆住正念
人間福報~佛學
諸經集義四威儀
逸真/輯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爾時!世尊(指佛陀)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大正八,七五二下)
儘管未曾親自目睹佛陀之行誼,但光憑讀誦經文,即可感受到佛陀與弟子們祥和莊重的舉止行為,就像
《佛光大辭典》解釋「四威儀」所說的:「即日常之起居動作須謹慎,禁放逸與懈怠,以保持嚴肅與莊
重。一般以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之四威儀,最為重要。」(一七二八頁)
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善現代表與會大眾向佛陀請教:「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的由來?」
佛陀告訴大眾說:「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成就無上菩提作意,常不遠離大菩提心,身四威儀往來入出,
舉足下足心無散亂,行住坐臥進止威儀,所作事業皆住正念。善現!若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當知是為不
退轉菩薩摩訶薩。」(大正七,二六五中)即知四威儀之重要性,在舉手投足之間,皆可讓人感受到其穩重清淨;做任何事,皆可令人感受其清淨的智慧與熱誠。
或許有人想更進一步暸解「不退轉菩薩」是什麼意思?
《佛光大辭典》(四一九頁)說:「不動地,又作色自在地、決定地、無行無開發無相住、寂滅淨地。
不斷生起無相之智慧,絕不為煩惱所動之覺位。」
即知這樣的聖人,在言行舉止之間,並不是不知人間疾苦,也不是無動於衷的水泥柱;而是不再為世間紛擾而焦慮不安。
總之,「諸佛如來四威儀中無非智攝,一切諸法無有不為,慈悲所攝無有不為,利益一切諸眾生者。」一切走路、坐臥等動作,皆非機器人,而是蘊涵著無量的智慧與慈悲,心甘情願地利益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