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本勝博士緊急呼籲! 請全世界的人民為輻射外洩的水祈禱 集合眾人的意念與力量將污染降至最低
隨時隨地, 繼續給出愛與感恩的祝福, 即便我們的力量比起江洋只如杯水般渺小, 水, 依然清楚知道 ~
YouTube連結: http://www.youtube.com/user/WATERLOVEANDTHANKS
致世界全體人們:
請為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水送出愛與感恩的禱告!
九級大地震和超乎想像的大海嘯過後,16天過去了,卻仍有萬人以上失踪未明…
更糟糕的是,福島核電站反應爐內的水開始外洩,並且正在污染周遭的海洋、空氣和水分子。
人類的智慧所能做到的就是輸送水來冷卻它們,只為了平息爐內放射性物質的憤怒。
然而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我認為還是有辦法的。 在過去20多年裡,由於對於水結晶體之測量和攝影技術的研究,我不斷見證此一事實:
即人類祈禱所發出的純潔振動波被水接受後,水會發生正向變化,無論祈禱者的距離有多麼遙遠。
愛因斯坦的能量公式E = MC2 ,實際上意味著:能量 = 人的數量以及人類意識的平方。
現在是了解它真正含義的時候了。讓我們全體以地球公民的名義加入這場禱告儀式。我願請求所有人們— 不只是日本居民而已,而是世界各地的朋友們,請幫助我們為這個星球走出一條解除危機的路!
祈禱儀式介紹如下:
儀式名稱:
« 向福島核電站內全部的水發送愛和感恩的意念 »
請念以下句子:
« 福島核電站的水啊,我們使您遭受痛苦,對不起。請原諒我們。我們感謝您,而且我們愛您。 »
請念出聲,或在心中默念。請以祈禱姿勢,雙手合掌,重覆三次禱詞內容。請以真誠之心這麼做。
我從內心萬分感謝您們。
獻上愛與感恩 ~ 水的傳訊者 江本勝
http://soultw.com/ufo/modules/newbb/rss.php
水的奧秘
日本有一位在研究生命哲學方面很有成就的教授江本勝,他專門從事水的結晶與人的關係這方面之研究。
他在世界上的雪花結晶,沒有一個是相同的的理論中獲得了靈感,至少投入8年的時間,去了解水的奧秘,他請一位專攻理工科的同事,為他拍攝水的結晶照片,他所出版的水的寫真集以及水結晶的研究,這幾年來造成世界上相當大的震撼。
經過他對水能量的研究之後,發現水是有生命的,水具備了許多與眾不同的特質,它可以聆聽,它可以記憶,它可以閱讀,它可以把意念與感受都結合在水的結晶成分中表現出來。
江本勝教授對於大自然生命奧妙的研究,讓我們重新認識地球這個大太極,從裡面解讀了許多地球生命的密碼。根據江本勝的研究,水是一種很特殊的能量傳遞者與能量的記憶者。
講到這裡,回過頭來看日本江本勝教授所拍的水的寫真集,裡面有很多照片顛覆了人們對科學認知的介面,他發現水可以聆聽,他放音樂給水聽了之後,再將其結晶拍成照片
從這些不同的照片,他發現播放不同的音樂給水聆聽,如:優美的音樂與憂傷的音樂,或者是極具震撼力的音樂,聽了之後水所表現出來的結晶照片,卻是完全的不同。
若是優美的心靈音樂,水接受了優美聲納的能量傳遞,水所記錄下來的聲納能量,其結晶就表現出優美的完整排列。如果是聽到悲傷或是很不好的音樂能量,其所顯現的結晶圖片,就是很不好的組成與排列。
簡單的說,你對水講我愛你,水的結晶就會呈現很漂亮的圖形,若是對水講我恨你,水所表現出的結晶圖片就很雜亂無章。
不但如此,你給水看寫上好言好語的文字或圖片,它的結晶一定是非常的漂亮,若是給水看不雅或憤怒的文字、圖片,水的結晶就顯現破碎或雜亂。
江本勝教授對水的研究,證明了給水聽音樂、閱讀文字或是看圖片的時候,水都能顯現出它的表情與能量,我們都發現到了,當給水好的訊息時,就會出現好的結晶,相反則否。
這個也代表了文字裡面就有能量,不管是中文,還是其他國家的文字,都是流傳了數百年或幾千年的文化結晶,相同語系的人,都認同了文字所表達的意思,這也是大家意念的集中,在文字所表現出來的念力與能量,水感受到了文字共同念力所產生的能量,以結晶的美與醜,來表現出文字內涵中的善與惡。
江本勝教授也說:水是會受到人的意念之影響,水是心之鏡。在科學界中,量子代表的是更微觀分子群的領域,用科學的儀器去觀察它,水世界是量子的世界,所以,人的意念是可以到非常細小的世界去,可影響水,水的世界是人類世界的藍圖,人可以依著自己的意念去勾勒出好的藍圖,往好的方向走。
水是非常的可愛,也是一種十分奧妙的元素。在這裡還可以看出兩件事,這也是任何的宗教,包括任何的團體還是政黨,它都離不開這種元素的存在,那就是能量的傳遞,能量的傳遞,最重要的介面就是聲音。
當我們聽到旋律輕快的聲音,會自然地跟著起舞,聽到很悲傷的歌曲時,會很感動的跟著掉眼淚,聽到很莊嚴的韻律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心靈會非常的沈靜
所以,我們去大雄寶殿聽到出家眾在誦經的時候,心裡會感到肅然起敬,或者,到教堂裡聽到唱詩歌聲音的時候,你情緒的起伏會自然而然地歸於平靜,這就是一個聲納傳遞最好的證明。
除了聲音以外,第二個就是文字能量的傳遞。我們在看一些書或文字,裡面的意義會讓你非常的感動,因此,我們在看一些有關心靈開發的文字時,會開啟你的智慧,經典的內涵,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這些能量的存在。
再來就是圖像能量的傳遞,當我們看到美麗的風景時,心裡會自然地發出喜悅之情,看到一幅很安靜的風景,你的心情也會跟著平靜了下來,所以,影像與圖片也是可以傳遞能量的。
接著就是意念能量的傳遞,這是一種看不到但感覺得到的能量,你常常會發現某人跟你很談得來,某人就跟你格格不入,這就是意念的不同,它的能量與你合不合的關係。
我們常常會遇到,當大家談得非常愉快的時候,突然間有人走了進來,現場的氣氛馬上就彷彿掉進了冰窟裡一樣,你可以發現這個人臉上帶著憂傷的表情,那是一種頻率的負能量,馬上就將原本正的能量抵銷了,現場高昂的情緒,立即變成了低沈的氣氛,這就是意念能量的傳遞。
在宇宙中還有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能量,能量是現代的語言,古代不講能量,講的是氣,能量與磁場是現代的語言。
講到這裡,水就變成了一種很重要的介面,我們人的身上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子組成,不管你的血液、體液,其組成的基本分子都是水,連細胞裡都是水,所以,人離不開水,沒有水人就活不了。
在道教的經咒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六既合,我行乃基』的詞句,說明了水孕育了世界上的萬物。不只是人體的裡面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地球的結構
也是由百分之七十的水所組成的,地表有江河海洋,南北極覆蓋著水結成的冰山,地表底下還有儲存量豐富的地下水,連包圍地球的空中,也都是水分子組成的大氣層。
一般來說水結冰以後,照說應該沈到底下,然而,水結冰後卻是浮在上面,而結冰水的下面溫度還比上面高,有些生物還可以存活,這是因為水在攝氏四度時的比重最大,這種特質讓水違反了一般的物理性質。
水的溶解性很大,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在水裡面溶解,想找到真正的純水很難,所以,我們道家說:『上善若水』,就是說最高點的是水,流到最低的溝渠裡還是水,最好的水是不分彼此,最大的善也是沒有分別的,所以,上善若水。
水的溶解性最大,包容力最大,可塑性也最大,放到各種不同的容器裡,都可已呈現不同的形狀。
水是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特質,它可以聆聽、可以閱讀、可以感受,它可以記錄能量,傳遞能量,也可以產生共鳴的頻率。
世界上各種宗教都有聚眾祈禱的儀式,唸不同的咒語,現在非洲或亞瑪遜河都還有未開化的原住民,都做著很自然的聚眾祈禱儀式。雖然,它不能成為一種宗教,但是,它絕對是宗教儀式的一種。
在各地區的民間,也有所謂的民俗信仰,它也是在聚眾,一百個人,或一千個人,在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他們的同一意念,可能是在祈禱什麼?或者是共同目的在聚。
那麼,這一百個人的聚眾,就產生了意念能量的集合,再加上他們的嘴巴,發出同樣的聲納,可能是唱一首聖詩,可能是唸一段經咒,或者是一段佛經,就有了共同聲納的傳遞,集合了聲納能量之後,就意念集中為一個共同的目的祈禱或祈求,然後,透過水做為介面來來傳遞能量。
所以,當我們透過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集合萬人或數十萬人、數百萬人,在同一個時間持咒,其所產生的意念能量,是大得無法估計的!
任何宗教都有使用水,佛教稱甘露水,基督教稱聖水,道教稱為清淨水,都不開水的使用,不管是用水灑淨的清淨水還是喝的甘露水,都有其不可思議的力量。
水再把共同的念力集中在水的記憶裡面,因為你在做那種相同動作所產生的共鳴,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人的力量加成
而身上百分之七十的部分也是水,結果,身上的水也記憶下那個好的念力與能量,所以,你在那個共同的團隊中,做相同的祈福儀式過程,就產生了極為微妙的量能
例如:我們去教堂或參加一個法會,你的內心就會充滿喜悅,就是所謂的法喜充盈,因為當下是處於正數的能量中,法會中所凝聚的好能量,透過你身上百分之七十的水來傳導,讓你感到十分的舒服,心裡非常的平靜。
日本的江本勝教授曾經做過一個實驗,集合500人同時對著琶琵湖的水發出善念祈禱,結果水就出現了好的結晶圖案,所拍攝到的水結晶是呈現七角形,這七角形告訴我們,這個宇宙中有不同的層次世界存在,聚眾的人數愈多愈能達到好的效果。
歷史上第一次以現代高科技的網路平台,集合萬人同時持咒祈福,以這萬人的意念集中而形成強大的能量,讓身上百分之七十含量的水分子接受好的能量傳導與共鳴,這也是聚眾祈禱的一種方式,再透過水為傳遞的介面,就產生了加成的力量,相信會達到一種讓人得到心靈平靜而促進身體健康的念力。
到法會中喝一杯現場的甘露水或由法師用淨水在身上灑淨,是因為那水中已經記憶了最好的意念能量,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能量水,會對你的身體產生好處,對你的精神健康有所助益。
如果透過網路來持咒祈福,那麼,你想喝一杯純淨的能量水,就不必跑道教堂或參加法會了,在家裡對著你面前的這一杯水持咒祈禱,它就會轉化成好念力的能量水,而且,那是集合數萬人念力的作用而成,相信一定對你有更大的幫助!
http://tw.myblog.yahoo.com/jw!I.k02KKFBUJrGcNECmpl1Z76LEU-/article?mi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