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教活佛——丹增旺扎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601/2004/08/14/883@266290.htm
丹增旺扎是一位苯教活佛,又是一位醫術高明的藏醫
發源於西藏阿裏地區的原始宗教——苯教,隨著藏傳佛教的弘揚發展,其勢力不似當年,在阿裏只剩下最後一座寺廟——古如江寺,丹增旺扎就是該寺的寺主。在阿裏地區,他可以稱為最後一位苯教活佛了。這位在阿裏地區名氣很大的苯教活佛,現又擔任地區佛教協會會長職務。為幫助人們認識和了解苯教,丹增旺扎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寫出了《苯教源流》等極有學術價值的藏文專著。
他每年還用更多的時間推動發展阿裏地區醫藥衛生事業和藏醫研究。他主持創建了阿裏地區藏醫院並擔任院長;為了給缺醫少藥的阿裏培養自己的醫務人員,他放棄了調到拉薩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工作的機會,創辦了岡底斯山藏醫學校,並擔任校長。他還將自己平時節省的工資、平日看病的收入和信教群眾供奉的佈施,以及享受的國家政府津貼等積蓄共100多萬元人民幣, 無償捐給了阿裏地區衛生教育事業、災區以及貧困百姓。而他平日生活卻極其清苦,他說:"國家和群眾給我的,我要全部還給國家和群眾。
丹增旺扎活佛的住處在獅泉河鎮是比較特殊的,遠看好似一座寺廟,屋頂是法輪和鹿,這裡不僅是住所還是經堂,同時又是藥房。這位77歲的慈祥老人身材碩高,清瘦,由於年長和長年打坐的緣故,後背稍有點駝,但他耳不聾、眼不花,精力旺盛,他話不多,靠摸、問、看、聞診斷。病人不管來自何方,看病時給錢不給錢,他都一視同仁,診病、開方,還親自配藥。沒有病人時,他手持念珠閉目誦經,或者研究醫書,有時,他還為生活困難的遠道登門求醫的群眾提供食宿。他每年冬季都要回到距獅泉河275公里大山裏的古如江寺。
丹增旺扎活佛是藏北巴青縣人,5歲出家,16歲獲格西學位,23歲學習藏醫,由於自身的刻苦,在宗教、歷史、藏語法、天文曆算和藏醫等方面造詣很深。如今,他在阿裏地區培養的200多名年輕藏醫已經可以獨立行醫了, 他主持創建的岡底斯山藏醫學校于1984年10月10日開學,招收了來自西藏自治區各地農牧民子女40多人,學校承擔了他們的全部生活和學習費用。為了搶救阿裏地區歷史文化遺產,在他的提議下,組建了阿裏地區政協資料室,編寫了《阿裏歷史寶典》、《藏醫學》、《神山聖湖介紹》等書,同時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在全地區修復佛寺75座。由於丹增旺扎為人謙和,知識淵博,加之又是最有影響力的西藏本教活佛之一,所以他在阿裏地區威信很高,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綿格龍",意為比丘長者。他現任中國佛協理事、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西藏佛協常務理事、阿裏地區政協副主席、阿裏地區佛協會會長、阿裏地區藏醫院院長、岡底斯山醫學校校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