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二十四史中的輪迴紀實:從李白的投胎轉生說起


在《宋史》的第二八五卷,列傳第四十四中,

講到了宋仁宗時的宰相劉沆前世是唐朝宰相牛僧孺。

原文說"山有牛僧孺讀書堂,即故基築台曰聰明台。沆母夢衣冠丈夫曰牛相公來,已來有娠,乃生沆。

"劉沆的祖先是景洪,景洪把他居住的北山改名為後隆山,因為他認為他的後代中必會出有作為的人。

這個後隆山上有著唐朝宰相牛僧孺的讀書堂。劉沆的母親在懷孕前夢到了牛僧孺,後來就生下了劉沆。

歷史學家司馬光編撰了《資治通鑒》,這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在他的助手當中比較有名的有劉攽、劉恕、范祖禹,和司馬康。

而《宋史》的第三三七卷,列傳第九六中記載有"祖禹字淳甫,一字夢得。

其生也,母夢一偉丈夫被(同:披)金甲入寢室,曰"吾漢將軍鄧禹。

"既寤,猶見之,遂以為名。"就說范祖禹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

夢到了一位高大的男人披著盔甲進到了寢室裡,說他自己是漢朝將軍鄧禹。

范祖禹的母親從夢裡醒來後,仍然能看到這個男子,所以就把兒子取名為祖禹,祖先是鄧禹的意思。

對於唐代詩人李白投胎轉生,《宋史》卷四四四,列傳第二○三當中也有記載,

說是宋代詩人郭祥正就是李白的投胎轉生。

原文是"郭祥正字功父,太平州當塗人,母夢李白而生。"

郭祥正的性格和才氣也和李白頗為形似。

郭祥正非常崇拜李白的詩,他留下的手稿《青山集》中的1400餘首詩中,仿李白之韻的詩就有41首。

他的同時代的前輩詩人梅堯臣在看到郭祥正時就驚歎到"天才如此,真太白後身也"。

在梅堯臣的心目中,郭祥正就是李白為報答郭子儀的救命之恩,

而投胎轉世於郭氏的後代。可想而知郭祥正的詩才了。

不僅如此,可以明明白白記起自己的前世的事例在很多書籍中也記載頗多。


在《晉書》中,有關於西晉著名軍事家、文學家羊祜和東海太守鮑靚自己知道前生之事的記載。

羊祜五歲那年,一天,他忽然讓乳母找出他玩耍的金環,乳母告訴他從來沒有此物。

羊祜就讓她到鄰居李氏家的東垣桑樹中去找,果然找出金環。

主人非常驚訝,說那是他那死去的孩子丟失的啊。

時人都對此事深感詫異,認為羊祜的前身就是李家的亡兒。

東海太守鮑靚五歲時,告訴父母說,他是曲陽李氏的兒子,九歲時墜井而死。

他的父母於是尋訪到曲陽李氏,經推問鮑靚果真是李氏已經死掉的兒子轉生。


史書中記載了很多諸如此類的例子,歷史人物輪迴轉世,應不是憑空臆測。

 

版主偈:

勿問活佛在何處,

詩仙也有轉世術,

不妨前世不妨豬,

少了十世辛苦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思搴一點靈 的頭像
    思搴一點靈

    捨卻因緣無是處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