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5.phoenixtv.com:82/gate/big5/bbs.phoenixtv.com/fhbbs/viewthread.php?tid=2461352&extra=&page=1
天山一劍/文
    雪域高原是一個美麗而又神秘的地方,藏傳佛教獨特的修煉方法引起了眾多修行者的興趣------

    筆者是一個旅遊愛好者,曾遊歷天山和青藏高原,也認識了幾位活佛與僧俗朋友。為方便網友博採眾長,更好地修證佛法,特向網友介紹一些藏傳佛教的有關知識。


         活佛
        “活佛”的準確含意,是宗教“首領”。
        “活佛”是漢語的俗稱。在藏傳佛教中沒有“活佛”這個名詞。藏語稱“朱必古”,蒙語稱“呼圖克圖”(亦譯“呼畢勒罕”),意為“化身”,即神佛化現在人世間的代表。原意是指那些修證佛法有成的人,能夠靈魂自主,在肉身滅壞後自主投胎轉生,繼續宏法普度眾生。後被用於大喇嘛繼承制度。通稱大喇嘛滅度後根據轉世制度取得寺廟首領地位的繼承人。

        自修活佛,藏語稱“讓回”。一般對修“頗瓦”(又稱“破瓦”)法功成圓滿,靈魂能夠自由出入的僧人,即為“自修活佛”。“自修活佛”亦有經大呼圖克圖的指令,委任為小寺院的活佛的。
     
        活佛轉世
        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是為解決其宗教首領的繼承而設立的一種制度。活佛轉世的理論依據是佛教的生死輪迴和靈魂不滅之說。
        活佛轉世制度始於十三世紀的噶舉派噶瑪噶舉的噶瑪拔希。當時噶瑪噶舉派的宗教首領圓寂後,該派推舉來自康巴地區止垅丹地方貴族家庭的幼童確吉喇嘛為轉世繼承人,即噶瑪噶舉二世,從而創立了活佛轉世的辦法。南宋寶祐四年(西元1256年),元憲宗蒙哥賜確吉喇嘛金緣黑帽,尊其為“噶瑪拔希”。
     
        據筆者考證,“拔希”應該是蒙語“首領、首腦、頭兒”之意。從這一點上來說,所謂“活佛”的準確含意,就是元憲宗蒙哥所賜的稱號“拔希”,即宗教“首領”。
       噶瑪拔希傳承的是噶瑪噶舉派的黑帽係。
       現在公眾熟知的達賴和班禪活佛,都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兩大活佛轉世系統之一。
      (待續)

在青藏高原,幾乎有寺廟就有活佛,甚至有的寺廟還有好幾位活佛。如在青海的塔爾寺,就有八大活佛體系。
        在筆者所尋訪過的幾個稍大些的寺廟中,每座寺廟都有好幾位活佛。

        在這個全民信教的雪域高原,因其獨特的歷史原因,在藏傳佛教的發展過程中,已形成了上千個活佛傳承體系,不同的教派、不同的寺廟,各自形成了不同的轉世靈童的認定方法。

        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一、遺囑。有的教派採用的是上一世活佛在生前預留遺囑的方法,類似于傳位遺詔,又稱“龍單”,如噶瑪噶舉派的第十七世噶瑪巴,就是根據第十六世噶瑪巴朗俊雷培多傑活佛的遺囑認定的。
       該遺囑這樣寫道:
      “奧妙智慧的極樂中,無內無外的法界裏,自此到雪山之北的東邊,在天雷的地方,一個白光之遊牧民族地,,遍佈翠綠的青草,在稱為巴果寶地,于享樂年出世,善巧-------父親是頓珠,智慧---------母親是洛嗄,聞名美妙的法螺樂音,宣佈大寶法王將隨聖者頓玉竹巴,無分制派系,遍滿四處,不分遠近,是眾生的護佑者,如太陽般不斷利益眾生。”

       靈童尋訪團即據此遺囑于1992年5月21日,在西藏“東邊”昌都縣的拉多鄉(天雷),找到了一個叫“巴果”的山村,並在這裡找到了“頓珠”和“洛嘎”夫婦和他們時年七歲的第八個孩子阿布•嘎扎。

       二、曲仲降神。
       “曲仲”又譯“吹忠”,指茂傳佛教的護法神或護法喇嘛。曲仲降神就是用跳神的方式與人對話,解答關於靈童的問題,確定活佛轉世的方向及靈童的特徵。

       三、聖湖觀水。
       此法是高僧在聖湖邊作法事、祈禱後,觀湖中的映像,確定活佛轉世的地理環境或靈童的特徵。也有在特殊材料製成的碗或盆中觀像的,亦屬於占卜法的一種。

       四、宿通測試。
       此法是讓選出的靈童回憶前世時所用過物品,或對前世時身邊的人或事進行回憶,來確認是否為前世活佛所轉生。此法一般在找到的靈童候選人超過1名以上時使用。

       五、金瓶掣簽。金瓶掣簽制度僅限于對格魯派的達賴和班禪兩大活佛系統與內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章嘉呼圖克圖”轉世時使用。
    (待續)

活佛轉世系統形成後,經過一系列歷史演變,最終形成了以“金瓶掣簽” 認定活佛轉世靈童的制度。在西藏曆史上,大活佛轉世靈童的認定存在著諸多弊端,轉世活佛往往是通過“吹忠”(即護法喇嘛)作法降神來認定。其降神的方式類似于內地的神漢、巫婆的跳神附體。
    當地上層貴族統治階層任意操縱宗教大權,指使吹忠假托神言,安排家庭成員出任轉世靈童,甚至還發生過因權利之爭而毒死已坐床活佛的事情。


    清乾隆五十六年(西元1791年),噶舉派紅帽係十世活佛提出要分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財產,未達目的便置國家、民族利益於不顧,勾結尼泊爾的廓爾喀人入侵後藏。清政府聞訊後委派福康安大將軍率軍平定,在擊退入侵者後,中央政府又指令福康安籌議西藏善後事宜。


    福康安會同達賴、班禪及西藏上層貴族領袖,奏請朝廷“立定法制”、“垂之久遠”。清乾隆五十七年(西元1792年),清高宗正式頒布《欽定藏內善後章程》,“特賜金瓶”,設立金瓶掣簽制度。該章程共二十九條,第一條明確規定了認定靈童的方法和程式。章程鋻於以往在靈童認定過程中吹忠降神的種種徇私枉法弊端,廢除了吹忠的指定權,規定吹忠的許可權僅限于預言靈童轉生的方位、特徵等。將認定待選的靈童,呈報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委派駐藏大臣親臨現場監督進行。

       (待續)

金瓶掣簽制度確認了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轉世靈童的產生辦法,即按宗教儀軌,由有關寺院和地方政府尋訪靈童,再對訪到的眾靈童逐一篩選,被確定下來的靈童人選的靈異情況等稟報皇帝,請求准予“金瓶掣簽”認定。
    皇帝恩準後方可擇日在釋迦牟尼像前由駐藏大臣主持掣簽,認定轉世靈童。而後由駐藏大臣上奏皇帝,請求任命。皇帝批准後,由中央政府派大員前往看視並主持坐床大典。


     “金瓶掣簽”是中央政府對西藏行使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清王朝為“整治流弊 ”、“護衛黃教”、使活佛轉世制度得到必要的整頓而制定的“萬世遵循”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制度。它符合宗教儀軌,體現了釋迦牟尼的“法斷”,同時還有助於杜絕營私作假的流弊、弘揚正法、避免紛爭。

        “金瓶掣簽”制度一經頒布即得到了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及各呼圖克圖和廣大僧眾的衷心擁護。金本巴瓶製成送往拉薩後,八世達賴喇嘛表達了對清中央政府的感激之情,他說:“特頒金本巴瓶,欽差御前侍衛等赍送,護衛佛門,實已無微不至,我實感戴難名。嗣後唯有欽遵聖訓,指認呼畢勒罕(轉世者)時虔誠誦經,于大眾前秉公拈定,庶使化身正確,宣揚正法,遠近信心,闔藏僧俗頂戴天恩,無不感激。”


        七世班禪丹白尼瑪也稱“此次欽差大人送金本巴瓶來藏,全為保護黃教”,“實在感激天恩,無可圖報,惟有率領眾喇嘛,崐虔誦萬壽經,祝延聖壽。”


     九世班禪曾寫信給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表達感激之情:“蒙大總統加封至忠闡化名號,謹在扎什倫布寺內,恭設香案,敬叩祗領跪謝。”
        (待續)

達賴喇嘛

    藏傳佛教格魯派兩大活佛轉世系統之一。
    “達賴”,蒙語意為“大海”,“達賴喇嘛”的意譯是“德智廣深如海無所不納之上師”。“喇嘛”是藏語的音譯,為“上師”之意。指有較深修養而能為人師表、帶領僧眾進行修行的僧人。與漢傳佛教中所稱的“和尚”同義。

    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西元1357--1419年)于明永樂七年(西元1409年)在拉薩東部建立甘丹寺(藏語稱“甘塘”),正式創立格魯派。
    明嘉靖二十一年(西元1542年)格魯派採用活佛轉世制度,將鎖南嘉措迎至哲蚌寺繼承寺主職位。明萬曆六年(西元1578年)土默特蒙古俺答汗尊格魯派領袖人物鎖南嘉措為“聖識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為有此尊號之始。鎖南嘉措即為第三世達賴喇嘛。格魯派依此稱號追認根敦朱巴、根敦嘉措分別為第一世、第二世達賴喇嘛。
    清順治十年(西元1653年),中央政府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此後,歷世達賴喇嘛轉世,必經中央政府冊封,始成定制。
    達賴一世根敦朱巴為宗喀巴最小的弟子。

    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教義,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待續)

班禪額爾德尼,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兩大活佛轉世系統之一。
     “班禪”一詞是梵語和藏語合用而組成的一個名詞。“班”,是梵語班智達(pandita)的略稱,意為“學者”;“禪”,是藏語,意為“大”;班禪意為大班智達,即大學者;“額爾德尼”,為滿語,是“珍寶”之意。“班禪額爾德尼”這一稱號融合了梵語、藏語和滿語,在歷史的長河中,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可見一斑。
        清順治二年(1645),統治衛、藏的蒙古族和碩部首領顧實汗尊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四傳弟子羅桑卻吉堅讚為 “班禪博克多”。這個稱號由梵語、藏語和蒙語組成(“博克多”為蒙語,是對智勇雙全的人物的尊稱)。顧實汗劃分後藏部分地區歸羅桑卻吉堅讚管轄,其供養地為日喀則地區的扎什倫布寺。班禪一脈自羅桑卻吉堅讚開始納入活佛轉世傳承系統。
    康熙五十二年清朝政府派官員進藏封班禪五世羅桑意希(Blo-bzang ye-shes,1663~1737)為“班禪額爾德尼”(額爾德尼,滿語珍寶之意),賜金冊金印。從此班禪的政教合一的宗教首領地位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確認,歷世班禪額爾德尼轉世,亦必經中央政府冊封。
    宗喀巴的大弟子克主傑‧格雷貝桑為班禪一世。

    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教義,班禪喇嘛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待續)

1、寧瑪派(紅教)    “寧瑪”,藏語意為“古”或“舊”,奉蓮花生大師為祖師。依蓮花生大師入藏時所傳的密咒和所遺伏藏修習傳承,並吸收當地苯教內容而形成了獨特的鬆散的修研體系,是西藏形成最早的藏傳佛教教派,為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主流。到後弘期以後,西藏的佛教宗派繁多,因其仍修持前弘期的舊密咒,故被稱之為“寧瑪”。又因該派僧人頭戴紅帽,別稱“紅教”。
    早期寧瑪派由於採取秘密單傳,並可娶妻生子及從事生產,傳承多以家庭、父子的關係相傳,沒有寺院僧侶組織等固定的教團和構成教派的系統教義。到十六、七世紀才有成規模的寺院,後在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的支援下,才有較大的發展。
    現今藏傳佛教中修持的大圓滿法、無上瑜珈部密法均為寧瑪派所傳。寧瑪派的知名高僧有“三索一絨”,即索爾家族的索爾波且‧釋迦生、索爾迥‧喜繞扎巴、索爾迥‧卓浦巴與絨‧卻吉桑波。
       
       筆者接觸過的幾位寧瑪派的活佛都十分注重密咒和手印的修習,他們的密宗修煉大都從觀想“七輪三脈”入手。

        2、噶舉派(白教)    “噶舉”,藏語意為“口授傳承”,謂其傳承金剛持佛親口所授密咒教義。因為該派僧人穿白色僧衣,故俗稱“白教”。
    十一世紀由瑪爾巴創立,一傳米拉熱巴,二傳達波拉結。有噶瑪、止貢、達垅、主巴等“四大八小”支系傳承。在歷史上噶瑪噶舉和帕竹噶舉的宗教首領曾得到元、明兩朝中央政府的冊封。
    活佛轉世制度便是在十三世紀時創始於噶舉派噶瑪噶舉的噶瑪拔希。
    噶舉派不重文字,注重以苦修密法實證通達大印的智慧。

    筆者所認識的幾位噶舉派的活佛,都十分注重修苦行,他們門下的弟子都要修“拙火定”。

       3、薩迦派(花教)

   “薩迦”,藏語意為“白土”。因在白色岩地建寺,故名“薩迦寺”。又因派寺廟的圍墻上涂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藍三種顏色,俗稱“花教”。
北宋熙寧六年(西元1073年),薩迦派的創始人貢卻傑波在西藏日喀則的薩迦縣建寺,即形成了薩迦派。
    該派不禁娶妻,教主由貢卻傑波家族世代傳承,主要弘揚道果教授等顯密教法。薩迦五世祖八思巴被元世祖封為“帝師”、“大寶法王”,掌管西藏政教大權,為西藏地方僧侶貴族 “政教合一”統治之始。

        4、苯教
        苯教不屬於藏傳佛教,但因其與藏傳佛教淵源頗深,故在此一併介紹。
    “苯教”,藏語稱“苯波”,俗稱“黑教”,屬“薩滿教”的一種。
    苯教是西藏古代流行的一種原始宗教,最早產生於後藏的阿裏一帶。尊奉自然萬物,主要從事跳神、占卜、祭祀、禳解等活動。又分為“白苯”和“黑苯”。苯教的許多儀軌已融入藏傳佛教中,現在只有在阿裏等比較偏遠的地區,受佛教的影響不太大的地方,還有黑苯的存在。

    曾有一位西藏的僧人對筆者說:他曾親眼目睹苯教的高僧在念咒時能口噴傷人的黑氣。

        5、格魯派(黃教)   
    “格魯”,藏語意為“善規”。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西元1357--1419年)于明永樂七年(西元1409年)創立,宗喀巴針對當時藏傳佛教各教派戒律廢弛,僧人追逐權勢財富,信譽低落等情況,大力提倡宗教改革。他強調顯密兼修及先顯後密的修行次第,嚴格寺院的管理制度,要求僧人必須遵守戒律、獨身不娶、不得從事生產活動。因其依據噶當派的教義,故又稱“新噶當派”。因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俗稱“黃教”。
    明嘉靖二十一年(西元1542年)格魯派開始採用活佛轉世制度,將鎖南嘉措迎至哲蚌寺繼承寺主職位。
   
    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都是格魯派兩大活佛轉世系統之一。
    格魯派是藏傳佛教諸派中形成最晚、影響力最大的教派,是現階段藏傳佛教的主流。
    現在人們習慣意義上講的藏傳佛教,即是指格魯派;如果提到其他教派,則要在教派前冠以該教派的名稱。
   
   
    筆者有幸旁觀過格魯派的“辯經會”,確有內地禪宗“參話頭”之遺風,格魯派注重教理的研修可見一斑。
    (待續)

達賴與班禪的不同之處

    一、同根同祖,各有傳承
    達賴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最小弟子根敦朱巴一係的傳承。根敦朱巴圓寂後,格魯派為維繫教團的發展,採用了噶瑪噶舉派的轉世辦法,僧團上層會同根敦朱巴的親屬指定後藏達納地方出生的一名男孩為根敦朱巴的轉世,即二世達賴根敦嘉措。
    明萬曆六年(西元1578年)土默特蒙古俺答汗尊格魯派領袖人物鎖南嘉措為“聖識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為有此尊號之始。鎖南嘉措即為第三世達賴喇嘛。格魯派依此稱號追認根敦朱巴、根敦嘉措分別為第一世、第二世達賴喇嘛。
    班禪額爾德尼是宗喀巴的大弟子克主傑‧格雷貝桑一係的傳承。清順治二年(1645),統治衛、藏的蒙古族和碩部首領顧實汗尊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四傳弟子羅桑卻吉堅讚為 “班禪博克多”。格魯派依此稱號追認克主傑為一世班禪,索南卻朗為二世班禪,羅桑頓珠為三世班禪。

    二、互為師長
    四世班禪羅桑曲吉堅讚曾是四世和五世達賴喇嘛的師父。後世歷次尋訪達賴或班禪的靈童時,都有正在主政的達賴或班禪主持尋訪事宜。

    三、在宗教地位上並無差別
    按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教義,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班禪喇嘛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北京的雍和宮屬班禪一係的寺廟,在最後的主殿中供奉的用一根白檀木雕刻而成的國寶級文物“邁達拉”菩薩像,即漢語之“彌勒菩薩”。
    曾有學者著文稱“拿佛的級別來說,班禪比達賴高級”,實屬無稽之談,乃是對佛教常識的“不究竟”。佛何來“級別”?

    四、行政地位有差別
    清順治十年(西元1653年),中央政府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
    康熙五十二年清朝政府冊封五世班禪羅桑意希為“班禪額爾德尼”(額爾德尼,滿語珍寶之意)。
    一個是“領天下釋教”,一個是“珍寶”,可見在當時的世俗統治者心中的地位還是有差別的。達賴喇嘛作為政教合一時期的統治者,他管轄的實際範圍是當時的整個西藏;班禪于清順治二年(1645),由當時統治衛、藏的蒙古族和碩部首領顧實汗尊羅桑卻吉堅讚為“班禪博克多”時起,即劃分後藏部分地區歸羅桑卻吉堅讚管轄。後來,歷世班禪額爾德尼的管轄地也只有後藏。
    有分析認為,統治者冊封班禪是為了使其與達賴喇嘛分庭抗禮,分散達賴喇嘛的權力。

    五、在當地僧俗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筆者在遊歷青藏高原時發現,不論是在高僧閉關的山洞還是普通牧民的帳蓬裏,在供佛像的位置,都是將達賴喇嘛的像供在主位,而將班禪的像供在側面或下角的位置。兩位活佛在青藏高原僧俗民眾心中的地位自是不言而喻。
    (待續)

格魯派的著名寺院
格魯六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和青海省的塔爾寺、甘肅省的拉卜楞寺
拉薩的其他著名景點:達賴的官邸-------布達拉宮、達賴的夏宮------羅布林卡

寧瑪派的著名寺院
多吉扎寺、敏珠林寺、桑耶寺及川西的竹箐寺、噶妥寺、白玉寺

噶舉派的著名寺院
楚布寺、止貢寺、桑頂寺及四川德格的八邦寺

薩迦派的著名寺院薩迦寺、更慶寺、塔公寺、龔埡寺

苯教
苯教沒有寺院,在西藏阿裏地區的一些苯教徒,生活方式類似于內地的神漢。有的苯教徒還用巫術給人祛邪治病,人稱“門巴”喇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思搴一點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